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294.SZ)7月18日举行了一场投资者电话会议,重点讨论了对被收购资产绿十字中国的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在会议中,公司解释了绿十字中国在2022年及2023年初期出现亏损的原因,并详细介绍了未来的运营计划和拓展策略。
据介绍,2022年和2023年前九个月,绿十字中国出现亏损主要是由于进口白蛋白及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减少,同时还支付了GC集团的技术服务费,并遭受了关联方借贷汇兑损失。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收购协议中已经终止了相关技术转让合同,绿十字中国今后无需支付任何对价即可继续使用相关技术。此外,关联方的资金借贷也将停止。
绿十字中国拥有多个关键制品如白蛋白、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静丙)、凝血因子Ⅷ等,整体收得率略有差异。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绿十字中国的静丙和纤原产品收得率有提升空间,而Ⅷ因子的收得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华润博雅生物计划在交易完成后与绿十字中国进行技术协同和工艺优化,进一步提高产品收率,并加强新产品的研发。
关于浆站情况,绿十字中国目前拥有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达104吨,自2017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公司将通过现有浆站潜力的挖掘和新浆站的设立继续提高浆量,并制定了详细的拓展规划,特别是在安徽省及周边省份。
在并购后,华润博雅生物将注入全面的管理和财务体系,采用“三个业务中心,加职能垂直穿透”的管理模式,确保绿十字中国顺利融入华润博雅生物的架构。同时,双方签署了为期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涉及业务整合、药品进出口、产品技术合作等,旨在实现业务共赢。
此外,华润博雅生物还讨论了可能的股权激励计划以及对其他潜在并购目标的持续关注,包括正在推进的丹霞生物整合工作。公司表示,将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适时推出股权激励方案,并继续在血液制品领域实现战略扩张。
总体来说,本次电话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华润博雅生物对绿十字中国的收购后整合和发展策略,展示了公司在通过并购提升自身竞争力方面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