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10月13日发布了关于均胜电子的深度报告,作者为黄细里和孙仁昊。报告认为,当前应充分重视均胜电子作为稀缺的全球化零部件资产的投资价值,其全球资产布局和周期上行的背景下,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报告指出,海外零部件行业有望迎来盈利修复。复盘疫情后,海外零部件企业由于上游涨价和通胀压力而盈利处于低谷,但预计自2023年起,随着下游订单价格的上调,海外零部件企业盈利中枢有望逐步修复。此外,自主车企正在加速出海,具备全球资产布局的国产一级供应商(Tier 1)有望获得更多的客户订单,从而提升全球市占率。
从营业收入的角度来看,均胜电子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成长为全球收入体量达五百亿的公司,这得益于其踩准了全球资产收购红利。公司自2010年前后陆续收购了普瑞(2012年)、群英(2015年)、KSS/TS(2016年)、高田(2018年),这些都是优质的全球化资产,并通过先收购再整合的方式成功进入欧美汽车零部件主流市场。尤其是通过收购高田后,均胜电子在某些细分领域成为全球龙头零部件公司,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布局。
在展望均胜电子的成长价值方面,报告指出公司已基本完成资产整合,商誉风险计提充分,盈利进入兑现期。其被动安全业务也具备量利齐升的空间,尤其是在与竞争对手奥托立夫双寡头垄断的格局下,行业仍具备扩容潜力,未来净利率有望超过5%。此外,公司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的布局有望把握全球智能化的红利,相较于海外零部件公司,公司在国内的智能化研发相对领先,而相较于国内公司,公司全球产能布局也具备良好的海外客户基础。
在盈利预测方面,东吴证券维持对均胜电子2024-2026年的营收预测为604亿元、643亿元和7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9%;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20.4亿元和2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35%和34%,对应的市盈率(PE)为15倍、11倍和9倍,维持“买入”评级。
东吴证券也提醒投资者注意均胜电子在内部整合进展及全球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