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易事特(300376.SZ)7月2日在投资者调研中表示,公司2024年在产业数字化和新能源储能领域稳步发展,全年储能业务装机规模已突破6.5GW.h。公司正积极推进内部整改和监管合规要求,预计2025年12月31日后可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ST),恢复公司正常市场形象。

公司指出,2024年电力电子设备领域业绩稳定,UPS不间断电源、数据中心系统集成产品在通信、金融等领域市场地位持续巩固。新能源板块方面,光伏EPC业务得益于分布式与集中式电站建设稳步推进,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一代储能变流器,转换效率高达99%,系统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显著提升。

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已形成覆盖核心设备、系统集成及能源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尤其是在电网侧储能项目,服务南方电网、国家电投、中核汇能等客户;同时积极参与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助力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提升。工商业储能领域,公司打造从需求调研、设计到智能运营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公司表示将继续推动储能在公司主业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进一步深化AI技术与新能源业务融合,探索虚拟电厂和“光储充”一体化方案。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司自持光伏电站规模约560MW,运营状况良好,未来将继续采用滚动开发及出售模式优化资产结构,盘活存量资产,提升现金流及财务稳健性。此外,公司充电桩业务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特别是液冷超充技术优势突出,未来将聚焦国内能源集团、重点客户以及欧洲、中东等海外市场推广。

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海外政策调整,公司表示已通过供应链优化、本地化生产缓解成本压力。供应链端通过集中采购与物流优化降低成本;海外业务则聚焦东南亚、中东新兴市场,部分项目毛利率已提升至30%以上。

公司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对公司发展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通过AI算法提升储能系统的电池寿命预测、热失控预警能力,同时应用于充电桩安全智能监控与用户画像分析。在内部治理方面,公司2025年推出智能身份认证管理(IAM)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秒级风险响应和自动权限治理,提升运营安全与合规性。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ST摘帽事宜,公司表示已于2024年8月完成财务虚假记载事项的会计差错更正,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发日为2024年12月31日。按照监管要求,满足行政处罚满12个月后,即2025年12月31日起,公司即可向监管部门提交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正积极筹备相关申请工作,预计撤销风险警示不存在实质性困难。

公司最后强调,将坚定围绕“双碳”战略目标,以智慧能源业务为主导方向,推动储能、光伏、风电三大业务的深度融合,力争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业务规模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作者 业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