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 ,融发核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002366.SZ)在投资者调研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订单与开工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整体在手订单仍保持充足,并正积极参与核电及非核市场新订单招投标。公司正加大核聚变项目参与度,并有序推进海外市场开拓。

公司董事会秘书刘宝江在接受西部证券调研时表示,当前核电产品交付周期普遍较长,通常为三年左右,收入确认主要根据履约进度或交货节点分阶段实现。核电装备项目执行周期长、确认节奏受控于合同约定,目前进度款结算情况整体稳定。核电产品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工艺复杂度及市场竞争等多因素影响,价格走势整体平稳但存在一定波动。

在核聚变领域,融发核电已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中国部分组件的制造。公司称,核聚变作为前沿能源技术,商业化仍需长期投入,但其潜力巨大,公司将持续跟进国家相关政策并积极布局。

为提升抗风险能力,公司也正加快非核业务拓展,利用自身在核电装备领域积累的制造和工艺基础,推动在能源、石化、海工等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大在新材料和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

对于海外业务,公司表示将依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结合原有区域优势和客户基础,有序制定出口规划,持续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客户粘性,并重点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增强外销竞争力。

融发核电指出,公司所处核电装备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目前国内竞争格局稳定,新进入者受限,技术、许可和认证壁垒形成天然护城河。

公司强调,调研活动未涉及任何未公开重大信息,相关财务与订单信息以定期公告为准。

作者 业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