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技术(300409.SZ)于2025年8月22日下午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管理层在会议中表示,已掌握单壁碳纳米管“高品质与低成本兼顾”的规模化制备技术,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50吨/年产能,并在未来一年内扩建至120吨/年,以满足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对国产化材料的需求。

据公司介绍,其单壁碳纳米管产品在纯度、比表面积和G/D值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已达到进口产品水平,并在粘度与固含量等浆料性能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目前,公司已完成小规模量产工艺验证,正向多家电芯企业供货或送样测试,随着量产落地和成本下降,产品有望在新能源电池、柔性电子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应用领域实现更大规模渗透。

公司将固态电池材料列为未来重点突破方向,正在研发包括硅碳负极、金属锂负极、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其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正与多家头部企业联合开发,部分客户已完成测试验证,公司同步推进产能建设以支持后续供货。

在“AI+材料”战略方面,公司参股企业芯培森开发的原子级科学计算APU芯片已在锂电材料、半导体等领域实现初步落地,客户覆盖国内外30余家单位。该芯片在进行分子动力学(MD)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时,相较于传统CPU/GPU具备1至3个数量级的加速效果与更低能耗,尚无直接竞争对手。芯培森第二代APU预计于2025年底或2026年初完成流片。

由道氏技术持股80%的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也正加速建设中,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备案、设备选型与基础设施搭建,届时将为公司材料研发提供高性能算力支撑。未来公司计划在多个区域布局智算中心,服务更广泛的产业客户群体。

资源业务方面,公司在刚果(金)投资的年产3万吨阴极铜湿法冶炼项目预计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2025年上半年,公司战略资源板块实现电解铜产量27,236吨,铜原料采购采用长期协议与现货相结合的方式。随着全球资源价格回暖,该板块仍将贡献稳定利润。

道氏技术表示,公司未来将围绕“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四大板块持续深耕,并以“AI+材料”作为核心增长引擎,推动技术融合与业务协同,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材料科技企业。

作者 业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