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宁生物(301301.SZ)8月26日下午举行的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受青霉素价格走低影响,公司2025年全年业绩存在下行压力,但随着第四季度需求回暖及合成生物学业务的逐步放量,公司中长期增长前景仍具支撑。

管理层介绍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三大中间体产品中,硫氰酸红霉素价格小幅上涨并保持稳定,头孢系列产品价格稳定,而青霉素价格有所下滑,主要受下游阿莫西林需求减少及公司主动优化行业格局的影响。展望第四季度,随着感冒类疾病季节性发作,青霉素需求预计回升。

合成生物业务方面,疆宁生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32万元,公司预计未来该板块销售将随着产能释放逐步增长。甲醇蛋白项目已在30m³中试罐进入实验阶段,并向下游客户提供样品,同时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进行产品资质申请。

关于国际扩张,川宁生物宣布暂缓原计划进入哈萨克斯坦的产能建设项目,原因系评估后认为当地存在政治、政策等多项不确定风险。

AI技术正加速提升公司生产效率。公司表示,通过AI虚拟工程师对发酵罐过程的调控,发酵产量平均提升3%-5%。该系统已可实时预测并干预发酵过程,显著降低生产波动,提高产品稳定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5.90%,同比提升0.55个百分点,其中医药中间体毛利率为38.64%,同比上升1.37个百分点。公司称,这主要得益于玉米和沫煤成本下降,以及生产效率优化。销售费用率为0.58%,略有上升;研发与管理费用因新品推进和试产提升4.08%;财务费用率则下降至0.67%,预计未来仍有下降空间。

在产品策略上,公司将持续推进抗生素中间体及辅酶Q10的合成路径优化,同时聚焦甲醇、乙酸等C1/C2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强化红没药醇、角鲨烷等已投产产品的成本控制和技术提升,拓展氨基酸与维生素类大宗产品。

对于2026年,公司预计合成生物学业务放量及青霉素市场回暖将带动业绩反弹,推动整体利润改善。

作者 业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