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000525.SZ)7月1日在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公司主要中间体和农化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带动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改善。氯虫苯甲酰胺、百草枯、敌草快等核心产品市场需求稳定,公司正加快推进云南曲靖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涵盖生物质乙醇、沼气、干冰等资源协同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
公司在投资者交流中介绍,目前百草枯折百产能达3.2万吨/年(实物量10万吨),敌草快二溴盐与二氯盐合计实物产能为7.5万吨/年;L-草铵膦现有产能5,000吨/年,另有1万吨产能在建,预计2026年初投产。在杀虫剂方面,氯虫苯甲酰胺产能为2,000吨/年,公司亦储备溴氰虫酰胺等新型产品技术。
中间体方面,公司拥有吡啶碱产能7.5万吨/年、2,3-二氯吡啶9,000吨/年、吡唑酸2,000吨/年等,支撑氯虫苯甲酰胺等高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随着农化行业景气反弹,百草枯价格自年初的10,300元/吨上升至12,500元/吨,氯虫苯甲酰胺自年初的22万元/吨反弹至30万元/吨,L-草铵膦价格维持在67,000元/吨水平,公司主要产品均实现价格上扬。
公司解释,一季度业绩增长除产品价格因素外,亦得益于重整后财务费用大幅下降,提升盈利弹性。
在新建产能方面,公司控股股东正推进云南曲靖基地建设,规划包含年产5万吨吡啶碱产业链项目、6,000吨氯虫苯甲酰胺项目及10万吨木薯基生物质乙醇项目。公司表示,该乙醇项目通过利用木薯发酵副产的沼气提纯为生物质天然气,二氧化碳转化为干冰,形成绿色低碳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具备较强区位、资源和能源成本优势,未来有望切入东盟市场的食品保鲜等高端应用领域。
在安全与环保方面,公司强调全部基地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及环保标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和风险控制体系,近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主要生产基地地处长江沿线生态敏感区,环保标准严格,接受应急管理系统全流程动态监管。
公司亦披露氯虫苯甲酰胺相关原料如氨氯代二甲基苯甲酰胺虽已建成产能,但因硝化工艺涉及高危环节暂未投产,行业新增产能存在监管难度,支撑氯虫苯甲酰胺中长期价格维持强势。